外泌体miRNAs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调控机制2025-05-29 08:54:26
外泌体是细胞间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其所携带的内容物可以将生物学信号从一种细胞或组织传递到另一种细胞类型或者组织,外泌体携带的miRNAs可作为特定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外泌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相应的受体细胞结合,主要包括外泌体内容物被受体细胞吞噬、与受体细胞膜直接融合以及跨膜蛋白直接作用于受体这3种方式,外泌体的体量大小以及所携带内容物的成分决定了其结合方式。外泌体miRNAs通常是由外泌体介导或者携带的miRNAs,miRNAs为非编码RNA,其平均长度在22个核苷酸上下,在与相应的基因靶点相结合后可以控制其转录过程,从而参加一系列生物进程。外泌体所特有的双层膜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其携带的miRNA,避免其在短时间内被降解,研究发现外泌体可有效穿过血脑屏障以及血脊髓屏障,可以提高miRNA的作用范围。miRNA可以在血清和其他体液中找到,并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外泌体等细胞外囊泡中的miRNA,可以介导不同组织之间的旁分泌和内分泌通讯,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和远端细胞的功能。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与多种细胞过程有关,包括但不限于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自噬等进程,而且还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生物诊断标志物。
SCI后会出现脊髓水肿、轴索断裂、出血、神经炎症以及巨噬细胞浸润等情况,对以上因素的治疗成为SCI治疗的重点与难点。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调控外泌体的表达和其内容物的转运在SCI继发神经损害的修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CI后多会造成血管损伤或者断裂,引起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增加,迫使诸多炎性因子、神经毒素以及其他有害物质释放到受损脊髓组织周边。
出自《针刺调控外泌体miRNA表达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于晨光,金艳霞,尹洪娜.
上一篇: 针灸调控外泌体促进神经再生的潜在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