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调控免疫微环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2025-05-30 08:36:53

SCI后血管的部分中断意味着供氧以及供能会有所下降甚至中断,短期内血管的快速再生以及修复对于SCI的恢复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通过携带或调控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受损血管再生,进而修复血脊髓屏障。CaoY等用装载有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外泌体注射到SCI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周围,观察发现其可以通过血脊髓屏障进而促进受损部位血管修复,从而有效加快受损运动功能的修复。

GuoSW等通过外鼻给药的方式将载有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的小干扰RNA的间充质细胞来源外泌体送入SCI大鼠鼻内,实验结果发现其可穿过血脑屏障并迁移至受损脊髓损伤区域,同时可以有效增强轴突生长以及新生血管化,还可以减少微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HuangJH等将载有miR-126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转移到SCI大鼠脊髓受损部位,研究结果发现其可以减少SCI后损伤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以促进损伤部位血管生成和修复。其作用机理为miR-126修饰的MSCs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抑制SPRED1和PIK3R2的表达,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和迁移。
 
SCI继发性损害会破坏血脑屏障以及血脊髓屏障,嗜中性粒细胞会随着血液聚集到受损脊髓组织区域并造成较严重的炎症反应,严重地影响到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现代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进行细胞间免疫调节,可作用于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树突细胞等。外泌体可有效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降低脊髓损伤继发性损害。SunGD等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地外泌体可有效触发骨髓来源地巨噬细胞从MI表型向M2表型转化,通过下调TNF-α、MIP-1α、IL-6和IFN-γ炎症因子来改善SCI后的继发性损害。
 
出自《针刺调控外泌体miRNA表达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于晨光,金艳霞,尹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