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025-06-13 08:38:29
临床前研究显示,奥妥珠单抗比利妥昔单抗有更强的B细胞清除能力,且半衰期更长,能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一项针对等待肾移植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奥妥珠单抗具有良好的B细胞耗竭活性和抗浆细胞作用,提示其在预防和治疗AMR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奥妥珠单抗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其增强的ADCC效应和B细胞清除能力,能更有效地降低受者体内预存的血型抗体。较长的半衰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便利,减少了给药次数,提高了受者依从性。未来,有必要设计开展严谨的临床试验,以深入评估奥妥珠单抗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价值,并探索其最佳治疗方案和应用策略。目前,常用脱敏措施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抗体产生主要细胞比如成熟浆细胞的直接作用,导致术后仍有抗体反弹的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解决抗体清除的时效性和记忆性B细胞再生能力导致部分受者术后出现迟发型排斥反应的矛盾。硼替佐米通过抑制26S蛋白酶体诱导浆细胞凋亡,近年来逐渐被用于移植术后AMR的治疗。
已有多篇关于硼替佐米在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中用于预防或治疗AMR的病例报告和系列研究发表。Lee等研究表明,硼替佐米治疗组AMR缓解率达66.7%,高于传统疗法。Tajima等报道了1例因胆汁性肝硬化接受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AMR的病例,硼替佐米在移植术后9d给药后,显著降低了CD20细胞和抗体滴度,仅用两剂硼替佐米便实现了难治性AMR的完全缓解,且受者肝功能稳定超过3年,该效果可能与抑制AMR高峰期附近浆细胞的高度增殖期的影响有关。
出自《新型脱敏措施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方腾,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