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外泌体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治疗潜力2025-07-03 08:50:07
创面的延迟愈合是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统计,截止至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3%,波及人群达4.63亿人,此后逐渐攀升,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达10.2%(5.78亿人),到2045年将上升至10.9%(7亿人)。其中约20%患者会出现糖尿病创面。糖尿病创面多发生于下肢,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糖尿病创面不同于普通创面,局部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了免疫功能的发挥,导致持续感染,影响皮肤的上皮化过程,最终发展为慢性难愈性创面。因此,糖尿病创面不愈合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含有蛋白质、脂质、DNA和RNA。作为细胞间通信的参与者,EXOs被其他细胞吸收后,其内容物被释放于靶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而传递信息影响受体细胞的生理状态。目前研究发现,大部分细胞均能以旁分泌的形式分泌EXOs。近年来,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因其资源丰富、生物相容性优异、易于工程化等优点,被逐步开发用于治疗用途,并被证明是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有前途的纳米药物。
SC-EXOs不仅被赋予了干细胞的独特特征,其与母体干细胞相比具有显著的益处,比如肿瘤形成风险小、免疫原性低等。因此,SC-EXOs在糖尿病创面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就SC-EXOs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机制进行了重点概述,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EXOs是一类膜性囊泡,直径30~150nm,呈杯状形态,由真核细胞的内涵体所产生EXOs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如干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广泛存在于血浆,尿液,脑脊液,唾液和乳汁中。
出自《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糖尿病创面愈合中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作者:靖金鹏,戴睿,张朝晖.
下一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整体评估的临床共识